主页 > 发育行为科 > 遗尿 >

儿童遗尿的原因

来源: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 时间:2020-07-30

  遗尿症,俗称尿床,是一种非自愿排尿。临床上是指睡觉时无意识地在床上小便。当儿童到了能控制膀胱排尿但仍不能从夜间睡眠中醒来的年龄时,无意识排尿行为就是“遗尿”。目前,遗尿症的具体定义仍不统一。对于5岁以上儿童遗尿症的治疗,中国专家在2014年制定的“遗尿症平均年龄超过5岁的儿童遗尿症的治疗方法”每周至少两次,持续3个月以上。原发性遗尿症占90%以上,继发性遗尿症不到10%。小学生夜间遗尿症患病率为4%~6%。2017年,中国儿童遗尿症管理合作小组对全国24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5~18岁儿童遗尿症情况进行了调查,筛选出合格样本10万余份。遗尿症总发生率为4.8%。据统计,约16%的5岁儿童、10%的7岁儿童和5%的11-12岁儿童患有夜间遗尿症。虽然每年有15%的儿童可以自然治愈,但有0.5%-2%的夜间遗尿症儿童可以持续到成年。

  遗尿症如不及时治疗,会引起心理障碍、自卑心理、焦虑和胆怯。久而久之,就会表现为内向、孤僻、愤怒等。嗜睡和觉醒困难是遗尿症的突出表现。当然,也会造成孩子学习困难,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或长时间坐不动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发育,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发育。

  原发性遗尿症的原因如下:

  1、遗传因素

 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,遗尿症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倾向,提示夜遗尿症是一种遗传相关疾病。近年来,家族连锁基因分析发现,患者至少有两种染色体异常,即13q(enur1)和12q(enur2)。另外,其他染色体的三个候选区域可能与本病有关。

  2、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紊乱

  正常儿童ADH分泌有周期性节律。遗尿症患儿心律紊乱甚至逆转。遗尿症患儿血浆ADH水平明显偏低。由于夜间ADH分泌量低,遗尿症患儿产生大量低张尿,已成为原发性遗尿症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  3、过度睡眠

  作为遗尿症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,人们普遍认为,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在睡眠中由于膀胱扩张等外界刺激而难以醒来。遗尿症儿童比同龄儿童更难醒来。

  4、膀胱功能障碍

  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遗尿症的膀胱功能障碍主要包括:逼尿肌不稳、膀胱功能减退、逼尿肌括约肌不同形式不协调和梗阻性排尿类型。遗尿症患者中,有的患者只出现夜间膀胱功能障碍,有的患者还出现白天膀胱功能障碍症状,如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等。在各种类型的膀胱功能障碍中,夜间功能性膀胱容积减少与原发性遗尿症的关系更为密切。大多数遗尿症患儿膀胱功能容量均小于同龄正常儿童。

  5、心理因素与发育迟缓

  虽然精神发育迟滞、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会导致继发性遗尿症,但心理因素对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。如临床上常见遗尿症患儿,由于父母的责骂,遗尿症症状加重;在治疗上,心境好、自信心强的遗尿症患儿易于控制。此外,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也是原发性遗尿症的原因之一。许多遗尿症患儿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、认知障碍、大、精细动作协调性差。

推荐医生

吴敏主任医师

简介: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,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已40余年,善用辨证施治、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各种儿童行为发育类疾病和疑难杂症...

立即咨询

张青龙主任医师

简介:从事儿科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近30年,张主任家传六代中医,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疾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

立即咨询

025-8881 6161一键通话

为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