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尿床,是个头疼的问题,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问题。他们以为随着孩子们的成长,尿床现象会逐渐好转,但事实上,尿床现象反而加重了。面对洗床单和干被子(特别是在雨天和寒冷的冬天),父母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愤怒和肿胀,爆发了·····至少一次责骂,引发了一次家庭创伤事件。其实,尿床不是小事,不仅家长操心,而且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其实,很多时候遗尿症不是孩子懒,而是帮不上忙。5月26日世界遗尿日,让我们科学地认识尿床,了解并注意尿床。
一、什么是遗尿症
首先,尿床是正常现象。但是,如果您的孩子5岁以上,每周尿床两次或以上超过3个月,则不是正常尿床,而是遗尿症。5-7岁儿童遗尿症发生率为16%,7-10岁为10%,10-12岁为5%,在如此高的发病率下,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和治疗的儿童很少。
二、遗尿症病因
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儿童尿床是懒惰或愚蠢的。事实上,事实并非如此。孩子们表达他们的不满。
1、生理因素
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。抗利尿激素能使尿液浓缩,引起夜间多尿。膀胱功能异常,夜间逼尿肌兴奋过度,膀胱功能减退,尿液不能储存。生长迟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完善和膀胱连接的障碍。根据临床研究报告,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进展显示,62%的遗尿症患者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有相似的病史,表明存在遗传倾向。
2、心理因素
一些儿童缺乏适当的如厕和排尿习惯训练,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影响,如环境变化、惩罚、严厉批评、恐慌,或长期焦虑紧张,都导致排尿习惯改变或排尿调节功能异常。
3、疾病因素
有些疾病也会导致遗尿症,如泌尿系统疾病(如尿路感染、肾功能不全)、全身性疾病(如糖尿病)、神经系统疾病(如脑发育不全)、心理疾病(如焦虑和抑郁)。
三、尿床的危害
1、影响智力
从儿童遗尿症诊治现状看,尿床儿童智商较正常儿童低16-23%,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学习能力差、脑神经发育迟缓、精细动作不协调。
2、影响睡眠和生长
儿童夜间尿床对睡眠有很大影响。当我们的孩子们晚上睡觉的时候,我们会分泌大量的荷尔蒙。如果影响睡眠,自然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。
3、儿童心理障碍
孩子经常尿床,家长看不见的负面情绪(如愤怒、愤怒等),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。儿童自身也会因频繁尿床而产生心理压力,长期易导致儿童抑郁、害羞、自卑、自闭症、焦虑等消极情绪,影响儿童的社交活动,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。
4、影响学习
遗尿症导致睡眠不良,影响第二天上课的精神,心理障碍使孩子容易学习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。
5、影响健康
遗尿症的危害是容易伴随或导致潜在器质性疾病的发生,从而严重危害儿童健康。
四、遗尿症的预防
1、正确的养育方式是预防遗尿症的主要方法。我们要提倡优秀教育和优秀教育。要对两岁以下儿童进行排尿训练,教会他们经常上厕所,正视他们的教养,鼓励他们训练膀胱收缩,尽量独立排尿,养成睡前小便的良好习惯。
2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,避免心理创伤和精神刺激,消除不良心理负担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(详见下文遗尿症治疗生活习惯)。